江苏省
切换地市/部门 ∨
搜索
行政区划
部门
省级:
江苏省
市级: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县(市、区):
鼓楼区
玄武区
建邺区
秦淮区
栖霞区
雨花台区
浦口区
六合区
江宁区
溧水区
高淳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北新区
即将前往:
江苏省
前往
淮阴工学院
发布日期:2021-06-25 浏览次数:

鍏ㄦ櫙.jpg

学校首页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学校是服务国家特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制定高校;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使命,扎根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560亩,校舍面积6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学校着力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61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博士57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59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00余人;硕士生导师280余人。引聘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0人,双聘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百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批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外专百人、江苏省产业教授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6人,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240余人次;获批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坚持一流引领,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扎实推进学科建设“246X”工程,深入实施专业建设“2612”工程,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现有省“十三五”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6个;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品牌专业一期、二期项目共1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获批国家“金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28部。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国家和省级以上实验教学及科研平台37个,实现了学科专业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十三五”期间,学生共申报专利742件,授权专利476件;获“创青春”国赛金奖、“互联网+”国赛铜奖、“挑战杯”国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突破8000人次;学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在96%以上。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培养成效显著,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个,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2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

学校坚持服务导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项、省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江苏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30余项、市厅级奖28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00余篇,其中多篇科研成果登上《Physics Reports》等国际顶级期刊;授权发明专利485件。学校深入推进“1111”科技创新服务工程,全方面深化与江苏,特别是淮安市各县区融合发展,自2017年实施项目以来,共签订合作项目1800余项,科研合作经费4.17亿元,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实现省技术转移分中心在淮安市各县区区域全覆盖。学校高教研究所获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100强,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加、英、法、意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等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物流工程本科教育,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共建成立中欧运河文化交流中心;与法国洛林大学、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现在校留学生近200人,赴国(境)外交流师生年均百余人。获批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1项、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江苏友谊奖”外国专家1名。

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依法治校改革试点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单位治安保卫工作集体二等功、江苏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作为。淮阴工学院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训,弘扬“明德尚学、自强不息”淮工精神,聚焦立德树人,锐意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淮工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十个一流”举措,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淮安大学。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官网:http://www.hyit.edu.cn/


×
版权所有: 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备案序号: 苏ICP备19071678号-2
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