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是2007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的生物医药特色园区,是无锡市生命健康产业重要承载区。园区 2008年11月开园,规划辐射面积5.6平方公里,目前建成载体面积近21万平方米,其中孵化载体10.4万方(包含6.35万方公共配套服务载体)。至2020年底,园区集了聚药明生物、傲锐东源、博雅干细胞、贝迪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177家,引进了100多个海归团队、4个院士工作站(工作室),搭建了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后荣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江苏省众创社区、江苏省特色产业园、江苏省科技产业园、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等10多个省级以上品牌。
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通过与本辖区内企业研发生产相关的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民间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了科技创新的大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园区服务平台主要涵盖了科研服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和人才支撑四大功能。
园区目前拥有3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分别是马山生物工业园的江苏省无锡新药开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药明生物的江苏省单抗药物关键共性技术及ADC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博雅干细胞的江苏省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和产业化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2、支持创新研发投入:对于在国内展开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的原创新药,分档择优分别给予资助;在国内完成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由我市注册申请人获得许可并在我市生产销售的的其他新药,分档择优分别给予资助;对于自主研发的特医食品,每个品种分别给予奖励;对于三类、二类医疗器械,无锡市政府分档择优每个品种分别给予奖励,滨湖区政府每个品种分别给予奖励;对获批上市许可并在我市生产销售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择优分档给予销售奖励;鼓励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对于建设的重点公共平台、重点创新平台和获得国家科技专项资助的项目以及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分别给予奖励。
具体申报条件:
参考【锡委发〔2021〕59号《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
参考【锡滨委发〔2021〕45号《滨湖区加快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政策意见》】
具体申报条件:
参考【锡人才办〔2021〕1 号《2021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申报公告》】
具体申报条件:
参考【锡滨委发〔2021〕24号《关于实施“滨湖之光”升级版3.0打造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人才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
3.度假区人才落户政策。鼓励度假区企业引进符合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及滨湖区滨湖之光人才计划的优秀人才,对在度假区租房和购房的优秀人才,在享受市、区政策的基础上,可再享受度假区的补贴。对于在度假区租房的,给予个人承担房租部分20%补贴(补贴期24个月);对于在度假区购房的硕士、博士和副高以上人才,房屋持有满两年的一次性给予3万、5万和10万元的购房补贴。
具体申报条件:
配套服务:1、专家顾问咨询服务。园区在创立初期便成立了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杨胜利院士、江苏省血液研究所阮长耿院士为首的专家顾问委员会。随着园区的发展,引入的高端人才被不断充实到这个专家库中。专家顾问委员会的设立为园区在项目筛选、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为企业攻克科研难关提供了技术支撑。
2、项目申报服务。通过组建“科技助理工作组”,配备精兵强将,为广大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类项目提供指导,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服务内容涵盖了发改、经信、科技、商务、人社等多个条线。同时,与无锡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无锡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群团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对企业的对上争取工作起到了引导作用。
3、政策宣讲服务。面对广大中小企业出现的对于政策了解不及时、程度不深入、操作不入门等问题,园区管理机构积极沟通,定期组织来到园区通过知识讲座、现场办公、专题会议等方式进行政策宣讲,为企业着力解决工商、税务、安监、环保、消防、人事、药监、公安等行政审批环节遇到的诸多问题,入园企业在此过程中减少了被“冤枉处罚”的事件。
4、后勤保障服务。后勤保障是企业落户扎根园区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环境创建的重要组成部门。为此,基地专门成立企业服务中心,着力解决企业的吃、住、行等问题,开通了3条来往基地与市区的班车路线、延伸了公交线路、启用了人才公寓、开辟了2处食堂、引入了酒店及小吃店等,为广大中小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提供到位的服务。
所需人才专业领域:生物医药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梅梁路116号
联系电话:1592726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