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切换地市/部门 ∨
搜索
行政区划
部门
省级:
江苏省
市级: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县(市、区):
鼓楼区
玄武区
建邺区
秦淮区
栖霞区
雨花台区
浦口区
六合区
江宁区
溧水区
高淳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北新区
即将前往:
江苏省
前往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微故事⑤ | 张忆妍:点燃“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02-08 浏览次数: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微故事"第五期

苏州常熟沙家浜镇芦荡村党委书记张忆妍

点燃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1707377780370088365.jpg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唱词,穿过悠悠岁月,照进了现实,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

苏州常熟沙家浜镇芦荡村是戏剧《沙家浜》真实故事发生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把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探索出以教育培训、现代渔业、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产业为主的强村富民产业矩阵,奏响了红色赋能乡村振兴的协奏曲2021年,芦荡村作为苏州首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入选中组部、财政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在这里,因红而富因绿而美相得益彰。近年来,姑苏乡土人才、沙家浜镇芦荡村党委书记张忆妍以千村美居工程为抓手,推动芦荡村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道路宽敞、环境美丽、乡风文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芦荡村成为村民引以为傲的幸福家园。中国式现代化的江南水乡新图景,透过芦荡村便照出了具体形象。

1707377807858054388.png

作为一名农村党组织书记,我将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先行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实际出发,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和乡村发展多元路径,奋力抒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新篇章。现代化乡村建设,不仅要富民增收,提高百姓物质生活水平,还要通过党员引领、红色传承、乡贤带动,丰富百姓精神文明,展示新面貌,创建新农村,走向新生活。

为百姓做实事 做好村民的知心人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头等大事。只要村民提出问题,有诉求,我都会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困难。张忆妍刚从镇里调任到村里当书记的第一天,就有村民跑到办公室来,询问政策变化,倾诉家长里短。与以往同各部门打交道不同,做村书记要与百姓面对面,新的工作环境对张忆妍提出了挑战,而她则选择用行动来直面挑战:迈开腿走到群众中去,主动去了解百姓的困难和需求,记录了一本本的民情日记

张忆妍到村里后,跑遍了全村所有宅基,发现有部分宅基道路狭窄、破损,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村庄环境也比较差,家前屋后堆满了杂物。当时,我们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实施千村美居工程,第一步就是要对环境进行整体性改造提升,拆除违建、清除杂物、拓宽道路……”但部分村民对此表示不理解、不支持,更是有不少的村民们向她投来了怀疑的目光,为工作的推进带来了阻力。张忆妍便一家家、一户户地上门,走访调研,阐述缘由,澄清误会,把规划一步步地解释给他们听。

1707377839758004192.jpg 

做好村民的知心人,把村民当成亲人,知民意、解民忧。日渐变美的环境加上面对面的坦诚沟通,张忆妍成功地让百姓理解了千村美居的工作,进而从反对转向支持。建设好后村民们看到我,都会激动地感谢村里,没想到千村美居工程能让他们的家园变得这么好这么美。张忆妍笑着说。

我们基层干部,就要做百姓的贴心人。在走访中,张忆妍还了解到有的家庭存在特殊困难,孩子也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张忆妍便主动帮他们申请相应补贴,对接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引导,让小孩得以安心学习。

1707377852967099352.jpg 

俯下身子察民情,贴近群众访民意。在张忆妍心里,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头等大事。如今,在芦荡村里,张忆妍有了更多好帮手,村民们有了更多的贴心人。张忆妍介绍,这些年他们不断优化治理模式,培育党群连心 一网情深社会治理品牌,成立醉美乡韵”“平安巡查5支行动支部,建立“1X10”党员联户机制,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试点,全村按自然宅基划分10个网格,选聘10名海棠先锋为网格长和25名以村民代表、妇女队长、退役军人为主的网格员。依托先锋阵地,常态开展早茶门诊”“统一接待日”“春来月谈党群议事会等活动,村两委每人挂钩1个宅基,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精细化地服务每个宅基村民。

作为一个村书记,我工作的最大收获和幸福,就是能切身了解百姓困难,满足实际需求,为百姓多做实事!张忆妍说。

以民生为导向建设美丽家园 五治融合确保长治久洁

夏日时节,走进沙家浜镇芦荡村,繁花盛开,绿树成荫,一派充盈模样。乡舍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宅前屋后用木篱笆围起了菜圃,花园里载满了月季、海棠,不断焕新着人们对于农村面貌的印象。芦荡村通过特色田园建设和千村美居工程,让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忆妍说。

以前,村里的各种电线和网线东拉西扯,盘根错节。现在经过强弱电线路整治,在黄桥和章基宅基将强弱电入地,村庄上看不到电线杆了,村里环境焕然一新,心情也更舒畅。张忆妍介绍,从2019年开始,芦荡村启动农宅组团翻建、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实施千村美居工程,铺设道路、疏浚河道、改造驳岸和安装路灯,美化绿化亮化村庄。同时还新建了停车场、文体活动中心,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1707377873755013884.jpg 

时光长廊”“共享果园”“芦耕菜园”……在芦荡村里,处处是美景,绽放的鲜花、明艳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将闲置的土地进行规划整理,种植上花草果树,让附近的村民帮忙照看,他们还抢着打理照料呢!现在,花园果园也成了饭后休闲的场所,丰收的时候还可以尝尝新鲜果子。张忆妍说,芦耕菜园还扮演了亲子活动基地的角色,村民可以通过认领的方式,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地,种植心仪的植物,体验一下农耕的乐趣。

为真正实现网格管理细化,确保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不留死角、长治久洁,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芦荡村积极探索构建五治融合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村民自治起到了主导作用,实施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渔塘等美丽系评比,扮靓村庄小景,推进环境优美、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建设。家家参与,人人动手,以家庭小美汇聚乡村大美。张忆妍胸有成竹地说道。

对于村庄环境的长效管护,张忆妍也有着明晰的规划。从去年开始,芦荡村推进党建网格、综治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让网格支部书记与网格长带头履职,专职人员定岗定户、管理定标,施行网格化的分片包干。无论是片区标识,还是芦荡村村委会,都可以看到清晰的片区划分和责任人名单。我们将村干部负责名单和片区进行公示,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对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积分评比,每月都给予一定的日用品奖励。张忆妍说。

1707377892349031602.jpg 

千村美居扮靓诗画田园,精治理绣出大美图!美居村庄充分融入沙家浜红色文化、蟹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等特色亮点,形成了一宅基一主题,一村落一特色的建设格局,目前芦荡村已建成1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康居乡村占比70%,美丽宜居乡村全覆盖。草荡东和草荡西两个自然宅基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草荡文旅休闲区。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芦荡火种助力乡村振兴

芦荡村村如其名,四周是密密匝匝的芦苇荡。昔日的抗日战场,现已成为红色教育大课堂。作为《沙家浜》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芦荡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把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为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我们依托黄桥章基红色教育点和红色家园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了芦荡学堂红色IP。通过创作红色绘本、选育红色宣讲队伍、开展实境教学等措施,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张忆妍说。

1707377915338090451.jpg 

在芦荡村的农家书屋内,《朱凡碧血丹心映忠魂》《干桂宝独摇小船送情报》等颇具芦荡特色的书籍映入眼帘。这些书籍通过系列编撰,呈现了八十多年前发生在沙家浜芦苇荡的抗战事迹,生动形象的插画也提醒了后人不忘往昔峥嵘岁月。这些书籍就放在我们农家书屋,既是党员团员的学习资料,也是群众可以随手借阅的红色读本。张忆妍介绍道。

这是新四军养伤处,也是京剧《沙家浜》的故事发源地、孙大生的故居。往昔的抗战古迹,被我们挖掘修缮。在新四军养伤处,一系列当年抗战的医药器具、药材等陈列在中庭内,左右两间房则保持了抗战时代的陈设。张忆妍表示,芦荡村以旧修旧修复了新四军养伤处、阿庆茶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闲置的八仙桌、门板、柜子、床等本土特色材料进行修建,并四处搜寻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旧农具、老物件打造景观小品和氛围装饰,体现芦荡村地域特色。

昔日的新四军养伤处,如今成了生动的党性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张忆妍说,新党员在这里宣誓入党,老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重忆那段浓浓军民鱼水情,回望今天幸福生活的来处。

以沙家浜的红色IP为载体,芦荡村形成以一点红带动一片红的工作效应和社会效益,整合红色基因与红色文化开设芦荡学堂。同时,设计了系列形象IP,再加上乡村研学项目、红色村系列文创产品等。2022年至今年5月,芦荡村共接待培训团队195批次、上万人次。

讲好芦荡村的红色故事,也少不了村民们的助力,今年79岁的徐雪夯就是我们村有名的方言红色宣讲员张忆妍介绍,周边城市的党员、群众来培训和参观时,徐雪夯就出场用方言讲解,方便彼此交流。在芦荡村,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讲上一段红色故事。芦荡村还专门培训了一批涵盖不同年龄段、熟悉村情村史、擅讲红色故事的群众宣讲员和乡土专家,针对不同团队推出特色讲解。据统计,今年以来,芦荡村累计有3000多人次参与各类志愿宣讲和服务。

我们还积极引入乡贤、大学生等群体,引导支持他们共同参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商赋能,在红色产业里找准方向、丰富业态,在推广与策划上下功夫,挖掘流量密码,全面激活红色文化,创建具有内生动力的红色产业资源。张忆妍说。

1707377931351030693.png 

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名片 多条腿走路让农民增收致富

从新四军养伤处往南走约百米,就是阿庆茶馆,是《沙家浜》里阿庆嫂用来掩护身份的场所。走进阿庆茶馆,堂屋里摆着八仙桌,里间的灶台垒了七星灶,也就是一个可以同时烧煮七把壶的灶膛。

这里曾经是提供新四军休息整顿的场所,如今旧貌换新颜,也承载起了新使命,是村民议事话事、开展活动的好去处,也是家门口的海棠花党群服务阵地。张忆妍说,平日里,阿庆茶馆由住在隔壁的村民志愿者徐玉珍负责打理,从小听爷爷讲的红色故事长大的她,当志愿者就是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1707377950114015799.jpg 

从阿庆茶馆出来向前走几十米,一座二层半的小楼上,章基一号农家菜馆几个大字闯入眼帘。这是徐玉珍开的一家农家乐,也是全村第一家农家乐。记者见到徐玉珍时,她正筹备着今天中午客人预定的午餐。我近年看到村里变美变好,人气旺了起来,就和丈夫一起回来创业,开了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两万收入呢!店里不忙的时候,我就去阿庆茶馆帮忙。徐玉珍说,农家乐生意向好得归功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绿色村庄建设也帮着吸引了不少游客。

芦荡村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具有芦荡特色的农文旅项目,让村民们富口袋、富脑袋。张忆妍介绍,在沙家浜风景区和阳澄湖景区的辐射带动下,村集体成立文旅公司,引入第三方团队开展整村文旅运营,实施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拓展农产品认养、农家乐经营、精品民宿租赁、劳务合作为主的兴农模式。202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7万元。成立电商党支部,以支部搭台、电商唱戏、共创品牌、农户受益,赋能水产养殖产业。2022年水产品销售额达到1亿元,亩均效益上万元。

1707377963744050843.jpg 

今年,芦荡村将进一步做精文旅规划,结合常熟沙家浜渔文旅融合发展片区建设,做强芦荡火种文旅品牌,建设芦荡学堂,推出红色系主题党课和芦荡系研学项目,开发芦荡火种体验园、芦荡火种营地、精品农家乐、特色民宿等项目,一张集红色教育、特色农业、水乡风情、民宿美食于一体的红色+”乡村旅游新名片正在打造中,不断激活村级经济发展新动能。 

让农民增收致富,张忆妍的选择是多条腿走路。在芦荡村红色家园综合服务中心,可以看到满满芦荡特色的芦荡集市。各式特产水果应有尽有,大米、茶叶等也是包装完善、整齐待发,甚至还有爊鸡等特色预制食品。这里是对芦荡村乃至沙家浜镇的土特产做集中展示的区域,我们还会开展助农直播,利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渠道。张忆妍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带动老百姓致富是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建设,打造红色+’文旅模式,并进一步开拓半成品加工、农产品直播等新的致富渠道,带领百姓取得新发展!张忆妍说。

 


×
版权所有: 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备案序号: 苏ICP备19071678号-2
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